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瞿振元 张炜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12.03

编者的话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迫切需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探索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引导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针对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首次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新理念,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刊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精神,持续围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这一话题展开研究探讨,以飱读者。

 

坚持辩证思维  把握正确导向

瞿振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决定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使教育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进行系统改革的文件。《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科研质量观和社会公平观都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40余年,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世所公认、世界瞩目。但一些问题长期未解,有的还相当突出,如在唯分数和唯升学等不正确的导向下,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小小孩子就起早贪黑,做作业上课外班,没有了充满童趣的生活,影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办学中一些做法相当功利、相当短视,家长有意见,社会有很多批评,政府下了不少文件也无济于事。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是大家都这样做,谁都觉得没有办法,都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犹如卢梭所说的“剧场效应”(theatre effect),这是目前教育中最大的顽瘴痼疾。出现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传统文化的原因,也有现实社会的原因,关键还是在体制机制上如何调整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问题表现在教育方面,而实际关乎社会和文化的改造。解决这一系统性的问题,还是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措施。《总体方案》从党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了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改进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依靠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只从某个方面某个环节努力,而且都抱着“生怕自己吃亏”的心态参与其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一时解决了也很快就会复生。因为,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利益调整问题,关乎孩子的成长、就业、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纵向流动。在诸多因素中,党的领导最重要。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决这个在破“五唯”中的最大难题。实际上,这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文化和社会改造的深刻问题。

  在高校主要是如何认识科研论文、如何对待科研论文,克服“唯论文”的指挥棒导向问题。在不少高校,由于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发生着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上,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重理论轻实践,写一些论文就算完成了课题;在学科整合和科研攻关上,协同攻关很难,小课题小项目多,重大课题重大项目少,小打小闹小富即安多,对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少;在人才评价上,简单以论文数量衡量实际水平;还有学风不正、弄虚作假的问题,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属于支流,但如果长期不解决,就会偏离方向、贻误发展。

  如何对待学术论文,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从改革开放起,才逐渐与国际学术界开始深入的交流,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的科技前沿信息载体,我们用其了解国际科技前沿,并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等高校推动高校使用SCI衡量理科学术研究的水平,并且在1992年,南京大学被SCI所收录的论文数首次超过200篇,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从1994年起,南京大学在被国际学术界引用的论文数,也超过大陆其他高校而居第一,至1998年底,南京大学创造出SCI“七连冠”的成绩,令其他高校所瞩目。在这个过程中,SCI论文逐步成为高校相互比赛的一个重要指标。

  以我个人的经历说,对学术论文在一所高校的作用也很有体会。我于2002年到中国农业大学任职,当时中国农大的SCI论文只有140余篇,以140余篇的论文产出谈高水平大学是不现实的,谈国际交流合作也只能是不对等的。校长陈章良和我讨论如何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我们都认为应当抓学术论文产出。可当时,一方面在部分教师中有认识上的不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不会写论文。我们曾经办过英语论文写作培训班,帮助老师提高水平。在大家努力下, 论文数量很快就超500、奔1000,而且有了NATRUE、SCIENCE、CELL等高水平杂志上的论文。教师的科研生产力释放了,通过科研培养的学生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上升了,对国家的贡献更多了,国际影响扩大了。我觉得,对论文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是需要实事求是的,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正如有的同仁所说,学术论文是学术共同体经过350余年的不断摸索、筛选和改进而形成的,从学术交流的角度看,目前还没有更好的交流系统能够取而代之。也正如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所说,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

  当然,我们不能只关心论文的数量,更要关注论文的质量,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在有了一定数量之后,又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这些正反映着我们科研工作和评价工作的与时俱进。我们还要看到,学校的工作种类很多,教学活动是最基本的学术活动;科研工作有的应当产出论文,有的就不一定产出论文,而是培育了品种,研发了农药、化肥或某种专利等等;还有的做农业推广、科学普及等。如果只用论文来衡量所有的工作,就会失之公正,就犯了“唯论文”的错误,就会产生如前所说的种种不该发生的事情。因此,学校需要设置教学的和农业推广的岗位和相应的职称,还需要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唯论文”之错在于“唯”。“唯”就是单一,就是简单化、绝对化,就会产生不科学、不正确的科研评价和教师评价导向。但反对“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我们在反对一种错误倾向的时候,要防止可能掩盖的另一种错误倾向,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总体方案》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就是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评价。我觉得,这四个评价的方法非常重要。如当下如何对大学进行评价?可以根据“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原则,从三个视角进行考量:一看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一所大学在可比领域可比方面与国外以及国内大学的水平,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国家、为地方、为行业作出贡献的大小;二看成长提升程度,观察一所大学在一定周期内水平的变化,看成长增量和发展速度;三看可持续发展能力,考量学校长远谋划、学科布局、资源集聚、体制机制、治理效能等支持学校长远发展的条件和水平,看大学的发展潜力。这种多视角、动态化的评价能够相对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的情况,能够给学校以正确的发展导向。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破”与“立”

张 炜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总体方案》针对我国教育评价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列出了若干个“不得”禁令,符合教育逻辑规律,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新的教育评价理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旧立新,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和落实到位。

  要妥善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破除传统管理主义思想的束缚,进一步增强教育评价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广泛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充分听取各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破除传统高等教育评价中简单化、单一化、工具化、功利化、过度量化等弊端,创新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在科学凝练核心指标的同时,构建注重过程、突出增值、多元多维、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新的评价体系;破除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不利影响,避免单纯注重结果和以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去评价所有高校,全面发挥高等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检查、监督、诊断、选拔、管理等系统功能,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评价高校为“四个服务”所作出的贡献。

  《总体方案》明确了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改革思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规划了推进措施、工作抓手和方式方法。上述改革的对象不同、各有侧重,但又指向一致、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于改进学科评估。应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评价的基本定位和改革部署,着力提升“元评价”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评价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和价值机制及其所构成的评价治理机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使之更好地体现和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要求,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更具话语权。

  评价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主体价值判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导向,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优化对办学理念、培养定位、生源质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毕业生质量等多视角多方位评价,着力使所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进一步加大教育评价后服务,拓展分析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功能,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反思与研究,多元运用评价结果。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评价现代化,大力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开展评价工作,有效为被评价单位减负。加强评估伦理和文化建设,提高专家评价能力。

  高校之间的基础、实力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任务和服务对象也各有侧重,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优势特色,这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也要坚持守正创新,根据时代需求变化加快转型发展。《总体方案》增强了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也体现了分类指导的方法论。高等教育评价应坚持统筹兼顾、分类设计,引导各高校充分挖掘传统,因地因校制宜,科学定位、各显其能,找准发展坐标,科学规划办学类型、规模和层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及其师生员工鼓劲加油、激励上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和新征程,更加需要现代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兴校治校的指挥棒,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理解和支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使得教育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高校更要勇于走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前列,清醒认识教育规律、自身状态、努力方向和相应措施,按照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要求,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快院校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办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突破难点,不断总结经验和坚持不懈地推进,确保教育评价改革的安排部署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

  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体制和机制,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塑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学习型社会。

 

造就时代新人  明晰重点方向

陈 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总体方案》的公布,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曙光在前之际。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正转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阶段。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但也伴随着新老交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作为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的学术机构,必须勇挑重担,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食粮”,是帮助莘莘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一课堂”,为造就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德立好了,就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防火墙”。而立德树人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要建好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三类课程”。

  1. 提升思政课程。类属“公共基础课”的“马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经过长期积淀已基本成熟。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在于要注入时代的新内涵,增强课程的立体化、感染力等方面,要让高深的理论链接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要使教学内容观照大发展、大变革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实现新时代思政课程的华丽跃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把《总体方案》中规定的“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等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提升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要以“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为指针,向全程全员全覆盖的课程思政转型,并非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而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就必须结合文史哲、经管法、理科、工科、体育、艺术等课程各自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避免重智轻育倾向。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课程要融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课程原理与国情的关联;二是课程要介绍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家等的心路历程,反映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彰显他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和探索不止、永攀高峰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规政策,培育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情操。总体要求是,即便是那些貌似与思政课程相关性不强的课程,也要实现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补短长、殊途同归的协同效应。

  3. 提升隐性课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如影随形,无时不刻地萦绕在我们周围,进而对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林林总总,精彩纷呈,但有一种文化却是立德树人这项民族复兴工程的重中之重,那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魂。歌唱祖国、歌颂民族、赞美奋进在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不仅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新时代肩负立德树人这一光荣职责的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是当务之急

郝清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双一流”建设与建设成效评价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这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水平的当务之急,将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指明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讲,制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引领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在需要。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双一流”中期评估和建设周期评估,我们却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倾向,需要我们加以重点解决和有效纠正。

  不可否认,经过5年来的努力,我国“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治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也不可否认,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总结和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成效,我们可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现象。一些高校在汇报建设成绩时,过于注重罗列数字和典型,如近几年来获得了多少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新增多大面积,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有大幅提升等,令人眼花缭乱,看上去很热闹,但缺乏深刻的经验总结和思想性的提炼,能够让人真正称赞的成绩不多。一些高校注重各类学术排名和奖项的数量,并且有意选取有利于本校的排名,奖项的选择也是避轻就重,多关注于国内高校之间的比较,缺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比较的勇气和底气。一些高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中,表层化、应用型、显性的科研成果比较多,深层次、基础性、颠覆型的科研成果少。一些高校在查找问题与不足时,强调客观理由多,如所处地域经济发展不景气,建设经费不充足,政府重视不够,社会支持不多等;剖析主观原因少,查找自身差距少,缺少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意识,缺乏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建议在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新期盼、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既坚持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又坚持接地气注重贯彻落实。具体来讲,应把激励“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内生动力作为重点,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又高度关注职能部门和院系中层干部队伍的“中场发动机”这一关键环节。在重视办学规模和数量适度扩张的同时,更加关注总体质量和学科水平的有效提升,使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国家需要。在立足国情、彰显特色的同时,注重与世界一流高校对标,查找存在的明显差距与突出问题,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重视应用型和实用性研究的同时,避免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倡导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潜心科研精神。在争取政府和社会更多支持同时,多谋善断明思路,多练内功补短板,多措并举强弱项,激发学校上下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探索建立良好教育评价生态

林梦泉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中具有新战略定位,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成效观,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破除西方排名评价“崇拜”。

  1. 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中新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是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的闭环逻辑和大政方针,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体现中央对教育评价的高度重视,是落实习总书记以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总体方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破“五唯”为导向,多主体为抓手,系统设计,辩证施政,分类分层,破立结合;《总体方案》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高校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等具有重大意义。

  《总体方案》系统地回答了破“唯”的具体策略,提出“五破五立”,在新评价理念上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四个评价”。“四个评价”是评价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战略引领。从评价类型、评价聚焦、评价分类等不同评价维度,改革不科学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指挥棒。《总体方案》对各类各办学学段教育评价改革提出要求,对学科评估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

  《总体方案》的出台形成了更加整体性、系统性的闭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治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我国教育制度自信,教育评价自信。《总体方案》的颁布突出体现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战略作用和战略布局。教育管理者、评价组织者、教育实施者都需要深入研究,迎接新挑战,思考新策略,研究新招数。

  2. 构建良好的教育评价生态,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创新。教育评价如此被高度重视,除了其特殊战略地位外,还因教育评价面临的新挑战,需要进行总体改革。教育评价价值观、体系构建、评价组织、评价应用及其产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特征,不仅仅局限于体系建设、评价组织本身,还涉及评价结果应用的合理性,产生影响的可控性,等等。因此,以评价为主线,聚焦相关因素,来研究教育评价生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创新,落实《总体方案》精神,促进评价改革落地生根,具有独特意义。

  (1)教育评价生态的内涵。教育评价生态是指,从评价相关因素出发,以多维结构性视角,观察教育及其相关元素的作用和运行状态。在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通过分析态势,发现问题,正向调整,营造最佳生态,有利于推进教育高质量高效能发展。具体内涵可以从“三方面”分析:一是评价价值观和方法论,包括政策和需求;二是评价相关主体及其关系,包括评价研究者、组织者、被评者、政府和社会等,在与评价相关的活动中,确定的目标,担当的责任和任务,持有的观点和认识等;三是评价各相关因素对教育科学发展和市场的影响情况。评价生态的界定和研究可以是开放性的,可以聚焦不同的作用领域进行不同的分析。

  (2)研究教育评价生态的意义。教育评价行为和作用并不是孤立的,从评价价值观、体系导向、方法创新、信息公布、评价影响、利益相关等,都会影响评价生态。“三个方面”任何一个出问题,都会形成不良的评价生态。如评价的价值观出问题,评价体系、结果都会产生不良导向,对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不负责任的评价也会造成不良生态,当评价组织者对把握的价值体系、评价体系体现的评价初衷,没能负责任地在公布结果时说明,采用不符合体系的公布名称,形成价值信息不对称,也会形成不良评价生态;当评价组织者以外的主体对评价的认知和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排行榜等形成“固化认知”,可能建立新的默认的价值观(如SCI、ESI至上),而形成不利的评价、不利的影响,再助推不利的评价的恶性循环,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评价生态,等等。根据评价生态的三个方面,可以梳理更多影响评价生态的案例。当前正面临这样的挑战,《总体方案》的出台具有战略意义,方案提出了正确的评价价值导向,扭转不科学的评价体系,解决评价指挥棒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对建立良好的评价生态有了根本遵循。

  3. 探索“融合评价”新方法,助推营造良好教育评价生态。

  (1)新方法形成背景。评价方法是破解评价困境的手段,是营造良好评价生态的基础。任何教育评价最终都要归结到定量或定性评价,因此研究二者如何结合、如何科学实现,是保证评价最终结果的可靠性的重要任务。自2002年开始,历时近20年的学科评估实践,已经形成了我国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估体系,树立了中国学科评估标准,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较大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和同行一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定量与定性指标研究和选择中,都碰到传统的定量、定性评价办法的缺陷,破“五唯”与二者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是绕不过去的坎,改进完善定量定性评价成为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同行评议的改进创新,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第四轮学科评估提出了“基于客观事实的同行评议”,对同行评议改进进行初步探索。在破“五唯”背景下,不以ESI和SCI等定量数据直接评价学术水平,等等,采用多维和多元评价破“唯”,需要研究如何“立”。“立”关键在理念先行,定性评价方法改进是“立”的典型案例,其中多元评价方案之一可采用“融合评价”。

  (2)“融合评价”破解评价瓶颈。融合评价理念:将计量和同行评议相互融合的评价方法。吸收计量分析的客观性和同行评议的学术性、综合性的优点,在评价过程进行交互融合。充分应用数据或证据的客观事实支撑、协助、约束同行评议,提高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可控性;利用人的学术和专业性智慧改善计量评价,提高计量评价的可靠性和广泛性。

  融合评价“三规则”。①把握结合度。制定标准确定哪些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把握二者的“结合度”。制定标准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考虑政策因素,保证导向正确、公平公正。定量评价:对确定的定量评价指标,需满足数据质量高、共识度高、导向性好、公平性强等四个原则,可直接计量评价;对于其他定量评价指标可进行“融合的计量评价”。定性评价:对声誉调查、较少定量信息的定性评价指标,直接采用传统同行评议方法;对于具有较多定量信息的定性指标,可采用“融合同行评议”,从而改进和优化评价质量。②融合的计量评价。借助专家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对数据进行审核,如数据的学科、机构归属进行“审核”,给出纠正系数,为定量评价提供“矫正”;通过专家制定的信息量表,作为计量分析评价的依据;通过专家确定合理的“代表性”数量,进行代表性计量评价。③融合的同行评议。即基于数据和证据的同行评议。通过制定评价指南,明确评价规则,实现定量数据和证据为同行评议提供指导或限制,克服不确定和非学术因素影响。具体为“三步法”:一是明确评价目标。指明数据集的分类和重点,判断数据质量确定“数据强度”。二是采用对应方法。对比较重要的可信数据可进行综合分档分析,根据档次对同行评议进行约束和控制;对一般程度的数据进行数据分项分析,辅助同行判断。三是建立评议工具。提供专门浏览分析工具,高效呈现以上数据分析,提高同行评价效率、分辨精度和可靠性。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王战军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大学改革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办学导向。因此,新时代教育发展要用好“指挥棒”,立起“方向标”,清理“五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有利于推动构建新时代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摒弃简单排名思维。当前,各类大学和学科排行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巨大冲击,使原本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简化成了单一的全球性市场,“五唯”的形式主义现象普遍存在,形成了简单的排名思维。排名强有力地增加了国际之间、国家之间以及高校之间的竞争压力,是对大学办学的“绑架”。眼花缭乱的排名使一些大学和学科建设迷失了方向,如部分校长以提高排名为目标,部署安排大学发展工作、考核学院和职能部门。部分高校为了追求排名制造数据,严重违背办学规范和学术道德。全面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精神,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必须深刻认识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清理“五唯”思想,摒弃简单的排名思维,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彰显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探索新时代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坚持本真思维。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新时代教育评价要扭转功利化倾向,破除不合理评价导向,突出质量与贡献,强化服务意识,回归教学和科研本真。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培养满足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多样化人才。因此,教育评价要遵循育人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评价要坚持本真思维,以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贡献、社会服务为导向,加快破除“唯论文”“唯SCI”等突出问题。《总体方案》对高校教学和科研评价进行了改进设计,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科研贡献。高等教育评价要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同地区的大学、不同类型的学科,针对同一类型的大学和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系统构建多元多维的评估指标体系、多元多维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多元评价。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创新评价理念、方法和工具。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教育评估作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工具,必须保障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切性、有效性,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以适应教育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评估将迈向监测评估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重要素,涉及不同利益相关主体,为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动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迅猛发展,为开展教育监测评估提供了技术动力。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是教育质量保障的理念创新,是优化和完善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的有效手段,是协调多元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的有效工具。高等教育监测评估方法是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现代评估方法,通过动态数据获取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数据呈现技术等,对教育发展状态进行鉴定、诊断、预警、预测,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运行情况进行常态监测和直观呈现。在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念引导下,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工具,探索开展教育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全要素横向评价。

  摒弃简单的排名思维,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要立足全局,着眼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坚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教育评价回归教育本真、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

 

“五唯”的本质是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

秦惠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总体方案》所说切中要害。在教育领域中破“五唯”,就是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首先要“改进学科评估”,对教育的评价导向“破五唯”。因为教育评价是一个杠杆,对教育发展和如何办学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天天讲要重视教学,为什么对教学的重视就是不够?学校为什么会那么看重文凭?为什么会那么看重论文?为什么会那么看重人才的帽子?就是因为教育评价的导向使然。因为学科评估和大学排名要看这些东西。要看你的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洋博士,要看你的人才有多少帽子以及什么样的帽子,要看你的教师在国内划定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要看你的教师有多少在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总体方案》中说,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但现实中没有一个指标性的东西来鼓励老师教书育人,我们应该认真改进教育评价,使之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努力教书育人。

  《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我认为十分重要,不科学的评价势必导致不科学的结果和导向。

  “五唯”的本质和要害是“唯”,就是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就批评过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破五唯”,反对“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不是不要文凭、不要帽子,更不是不要论文,而是反对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反对“唯论文”并不是不要教师发表论文。鼓励教师发表论文,是高校激励教师努力进行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激励也是高等学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能绝对化、一刀切地反对鼓励教师发表论文,不能采取和“五唯”同样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来“破五唯”,即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对的。导向首先是价值导向,引导什么,反对什么,要符合中央精神和《总体方案》要求。要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改进评价。改进评价也要反对绝对化和形式化,不能一刀切。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才能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应纠正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国外发表的绝对化、形式化和片面要求的问题。提倡和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SSCI发表论文,如何鼓励?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问题。有的学校规定,没有SSCI收录期刊发表,就不能评副教授和教授,将其规定为一个绝对化的门槛要求。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SCI收录期刊发文章和SSCI收录期刊发文章,性质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或理工科在美国SCI发文章的意义不同于人文社会科学。在SCI发文的表征意义,可以说是其所探讨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前沿性或学术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民族性和国家性。我曾经有个硕士生专门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在SSCI收录期刊的发文情况,一个重要特点是这些文章研究方法比较符合美国规范,其中有些文章只是综述性、介绍性的有关中国发展的内容。从整体上看,难以得出这些文章都是学术前沿性研究的结论,亦难以判断这些文章都具有一流学术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如此,提倡和鼓励在国外发表,仍然具有正面价值,毕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外发表的文章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在国外发表论文绝对化,一刀切地将其定为一个门槛要求。这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导向问题。提倡和鼓励是一回事,但将其绝对化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栏目

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2期第7-14页

投稿平台

http://editor.cahe.edu.cn/

《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217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